# 拧紧过程中,通过监控扭矩的变化率或转角确定螺栓或螺钉是否达到预定的扭矩;
# 该拧紧方法有效克服由材料不均性或表面粗糙度导致的拧紧差异,从而确保连接可靠稳定性;
如何利用过程检测解决自攻钉拧紧问题?
拧紧的过程中,随着螺栓紧固使连接件受到压力,最终牢牢地连接在一起,可分为这以下阶段:开始拧紧时,由于螺栓头为靠近工件,故夹紧力为零,但由于存在摩擦力,故扭矩保持在较小数值;螺栓头部靠近工件后,真正拧紧开始,夹紧力和扭矩随转角的增加而迅速上升;达到屈服点螺栓变形
转角增加较大而夹紧力和扭矩却增加较小,甚至不变;继续拧紧,力矩和夹紧力下降,直至螺栓产生断裂。拧紧过程中,扭矩过高,超过螺孔可承受的扭矩,工件易损坏,塑料件易开裂,易出现滑牙。若施加扭矩过小,甚至小于攻牙扭矩会出现明显的歪钉浮高,即使拧紧至贴合,也会由于夹紧力过小在振动、热交变载荷等作用下发生松脱。


扭矩该如何设定,才能确保自攻钉拧紧合格?
对于普通螺钉来说,目标扭矩即拧紧扭矩。自攻钉拧紧为旋入阶段的攻丝扭矩和贴合之后的目标扭矩,部分场景下目标扭矩小于攻丝扭矩,普通的扭矩控制策略无法进行有效的识别,因此装配出现异常,装配失效;针对浮钉失效,除了检查物料尺寸(底孔尺寸一致性及深度)、螺钉垂直度,及批头下压力等;还可通过传感器式智能拧紧工具,采用落座检测策略检测甚至解决浮锁问题;仅需设置适当的夹紧扭矩和扭矩角度斜率,通过曲线斜率识别真正的落座点,再施加工艺要求的目标扭矩,保证整个拧紧装配过程有效,保障工件夹紧力。

值得注意的是:由于自攻钉在攻丝阶段所需自攻扭矩的特殊性,在考量过程能力时,不能以最终扭矩计算,而以叠加扭矩(夹紧扭矩)或角度和落座时的扭矩斜率计算过程能力指数。不同于普通螺钉,自攻钉的拧紧问题较为复杂,尤其是目标扭矩的制定至关重要,过高过低都易导致滑牙问题。常见的浮钉问题,需借助传感器式智能拧紧工具,确保最终将螺钉拧紧到位。
关于砺星Leetx
砺星专注智能装配领域,为制造工艺提供全面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,业务涵盖高端制造装配产品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全流程。产品包括拧紧系统、自动送钉系统、伺服压装系统等,广泛应用于汽车整车、汽车零部件、航空、3C电子、轨道交通、工程机械等行业。砺星在拧紧、压装、铆接等装配连接技术领域拥有成熟解决方案,致力成为推动高端制造业进步的重要力量,为客户提供智能装配领域解决方案。
Website: www.leetx.com
伺服压机:021-58107882
拧紧/送料:021-578780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