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料获取 联系我们 En
返回列表
行业科普      2025年10月29日
传感器式拧紧工具如何重燃传统发动机智造生命?

新能源汽车风头正劲,但传统内燃机仍占据过半江山。在热效率逼近极限、排放法规日益严苛的当下,发动机的竞争已从“结构设计”下沉到“装配微差”——微米级间隙、毫牛·米扭矩偏差,都可能让热效率损失1%、NVH降级1dB。砺星Leetx®传感器式拧紧工具,正以“数据+算法”为传统发动机注入新的智造灵魂。


关键工序:从“经验扳手”到“扭矩-角度心电图”


典型工位
传统痛点传感器方案
主轴承盖手动分两次交叉拧紧,残余应力不均,轴瓦椭圆度50μm+多轴同步(8轴EFS.280),扭矩梯度控制±3%,角度监控0.1°闭环
缸盖螺栓仅看扭矩,忽略垫片回弹,热机后预紧力下降10%,冲床风险落座扭矩+角度复位双策略,实时采集扭矩-转角曲线,AI识别“假贴合”
连杆大头气动工具重复精度±10%,转速5500rpm时离心力易拉毛轴瓦高压伺服EHA.180,6σ精度±3%,同步输出转角与扭矩曲线,自动判异
涡轮增压器双联M10高温合金螺栓,热胀冷松,500℃下预紧力衰减20%分段+斜率控制(0.006 N·m/°),200℃热态复拧补偿,数据绑定SN码


产线升级:把“老师傅的手感”写进工位级MES


反力臂+定位力臂,重载工位“人机合一”

缸体线M14主轴承盖,最大扭矩280 N·m,传统需两人扛扭矩倍增器;砺星折叠式定位力臂A1S.100.PS,内置旋转编码器,单手操作即可在±1 mm内重复定位,劳动强度下降60%,节拍缩短25%。


热车模拟+数据孪生,一次拧紧即知寿命

缸盖多轴站(40轴)拧紧后,曲线立刻上传MES,与热试台架数据交叉比对,建立“预紧力-热变形”模型,预测50万km耐久后的残余预紧力,提前发现垫片批次差异,发动机B10寿命提升8%。


柔性快换,同一工位兼容三缸/四缸/六缸
通过TCS.2000的“Job存储”功能,200组程序0.5 s切换;输出头采用Sq 3/4快换套筒,配合RFID识别机型,实现“0秒换型”,设备利用率OEE从75%提升到88%。



数据闭环:让每一颗螺栓拥有“终身病历”


单台发动机≈120颗螺栓,每颗螺栓生成50 kB曲线数据,砺星Smart Assembly系统以10 kHz采样、24 bit分辨率保存10万条记录,占用仅6 GB SSD,可离线追溯15年。


售后出现“拉缸”故障,通过SN码30 s调取该螺栓的拧紧曲线、环境温度、操作员工号、批次油品粘度,快速定位是“预紧力不足”还是“机加砂眼”,索赔争议时间从2周缩短至2小时。


基于百万条曲线训练AI模型,预测“扭矩衰减”概率,提前触发维保提醒,主机厂三包费用年降3000万元。



绿色制造:拧紧优化带来的“隐形减排”

主轴承预紧力分布均匀 → 曲轴摩擦功下降1.5% → 整车WLTC油耗降0.3%,按年产30万台计算,全生命周期减少CO₂ 排放约4.5万吨。


缸盖垫片一次合格率提升0.5% → 减少返工返修能耗200万kWh/年,相当于种下11万棵树。


总结


当发动机热效率逼近“天花板”,拧紧工序成为挖掘最后1%潜能的“暗线战场”。砺星Leetx®传感器式拧紧工具,用数据替代手感、用算法复制经验,让百年内燃机焕发“数字生命”。在新能源与燃油车并行的时代,这份“微米级”的执着,正是高端制造最硬核的底气。

相关新闻
2025 10 28
精密伺服压机:PCB插针压装的质量守护者
获取方案
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立刻获得相关解决方案
研发
项目
采购
设备
生产制造
质量
规划
销售与市场
售后服务
价格咨询
产品咨询
技术支持
售后服务咨询
伺服压机
拧紧系统
自动送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