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料获取 联系我们 En
返回列表
行业科普      2025年10月23日
“精准拧紧,驱动未来”:传感器式拧紧工具如何重塑新能源电驱装配质量防线

在新能源电驱系统的制造过程中,每一个螺栓的连接质量,都直接关系到电机的可靠性、效率与寿命。电驱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“心脏”,其装配质量不仅影响整车性能,更关乎安全与耐久性。在这一高精度、高可靠性的装配场景中,传感器式拧紧工具正逐渐成为电驱制造中不可或缺的“质量守门员”。






电驱系统的装配挑战:为何需要“感知式”拧紧?


新能源电驱系统通常包括电机、电控、减速器等核心部件,其结构紧凑、材料多样(如铝合金壳体、多层叠片定子、高强钢轴承座),且对连接件的预紧力、一致性、防松脱性能要求极高。传统拧紧方式难以应对以下挑战:

扭矩与角度的复合控制需求:例如在壳体密封、轴承预紧、绕组端子连接等关键工位,仅靠扭矩控制无法有效监测夹紧力的真实形成过程。

多材料与柔性结构的适配难题:电驱系统中软硬材料交错,容易因过拧或欠拧导致壳体变形、密封失效或绝缘破坏。

过程可追溯性要求:新能源汽车行业对质量数据追溯极为严格,每一颗关键螺栓的拧紧数据都需完整记录,以备后续分析与召回排查。


传感器式拧紧工具:电驱装配的“智能感知节点”


砺星智能装配系统所提供的传感器式拧紧工具(如EHS/EHA系列螺丝刀、EFS拧紧轴等),并非仅是提供扭矩输出的执行末端,而是具备实时感知-反馈-决策能力的智能节点。它们在电驱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包括:


电机端盖与壳体密封拧紧: 通过“扭矩+角度”监控策略,确保在软性密封垫片压缩过程中不产生过度变形,同时防止因壳体平面度误差导致的密封失效。

轴承座与减速器安装: 采用多步拧紧策略,配合角度编码器监测螺栓拉伸量,确保轴承预紧力精确可控,避免因预紧力偏差导致的异响、温升或早期失效。

绕组引出线与接线端子连接: 使用高精度螺丝刀配合落座扭矩检测,防止因过拧导致绝缘破损,或因欠拧引起接触电阻升高、局部过热。

控制器功率模块安装: 在IGBT或SiC模块的压接与固定中,通过曲线实时监测与斜率判断,识别安装过程中的异常偏移,防止因应力集中导致的模块裂纹。


超越“拧紧”:数据驱动的电驱装配质量体系


传感器式拧紧工具的价值不仅在于单点工艺的提升,更在于其构建的全过程数据链。在砺星TCS系列控制器的支持下,每颗螺栓的拧紧曲线、扭矩峰值、角度变化等数据被实时采集、存储并上传至MES或智能分析系统。这使得:


装配过程可重现:任何异常拧紧(如斜入、浮钉、垫片漏装)均可通过曲线形态被识别并拦截;

工艺参数可优化:基于历史数据与SPC分析,持续调整拧紧策略,提升电驱系统的一致性与可靠性;

质量问题可溯源:当出现现场故障或测试不合格时,可快速定位至具体螺栓、具体工位、具体操作员。


总结:从“连接”到“联接”,赋能电驱智造新标准


在新能源电驱行业迈向更高功率密度、更高转速、更长寿命的进程中,传感器式拧紧工具已从“辅助工具”升级为“核心工艺装备”。它不仅是实现物理连接的执行者,更是工艺数据的采集者、质量标准的守护者。

正如砺星所倡导的——“每一次拧紧,都是一次质量的承诺”,在智能电驱制造的未来中,感知与控制的融合,正悄然重塑着装配的精度与信任的底线


相关新闻
2025 10 24
“智能送钉”:解锁新能源电驱高效装配的密钥
2025 10 22
智能锁附,品质基石:传感器式拧紧工具如何重塑白色家电制造新标准
获取方案
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立刻获得相关解决方案
研发
项目
采购
设备
生产制造
质量
规划
销售与市场
售后服务
价格咨询
产品咨询
技术支持
售后服务咨询
伺服压机
拧紧系统
自动送料